今年投稿 SITCON 有幸又被錄取為講者,對於目前沒有打算唸研究所的我,應該也是最後一年當講者了吧,記錄一下今年的感想。

先說說關於今年 SITCON 的感想好了
關於 Talk 的部分可能會敘述比較長XD

關於 SITCON 2015

今年我除了聽最前面兩場由梁伯嵩及 Kaede 主講的 keynote 以外
其他都沒有聽 因為都在做簡報 XDrz 這種趕死線的壞習慣真的該改...
(但不知道為啥每次靈感都會在死線前有如泉湧)

能夠見到看到 CCCA 創社社長梁伯嵩先生的演講真的很感動
從網路的起始開始講起
再提到當時 CCCA 在交大做的那些開路先鋒的事
至今在社辦都還找得到當年的文件、書籍及辦活動留下來的物品
雖然現在待的這個社團或許在歷史上有些紛紛擾擾
但我仍認為這個社團的前身就是 CCCA
以過去那些 CCCA 的前輩為榜樣
參加 Conf 真的是讓自己疲憊的身心再次注入熱血的動力

Kaede 介紹的廣義的駭客
現場有些學生可能無法接受
但看過許多駭客文化的介紹或許就比較能夠了解
Hacker 是無論哪個領域都有的
只要你非常專注于該領域 然後闖出了一番傑出的表現 甚至是造福這個世界
都可以被稱作為 Hacker 這是個尊稱 而不是被現今媒體抹滅的污名

今年最猛的大概就是在 R0 的超華麗的導播設備了
據說是跟金馬獎用的同一套
還有在 R0 比較後面的區域加掛了螢幕
讓後面的人也能清楚看見台上的人的演說神情
真的很過癮
感謝辛苦的工作人員們 帶給我這麼一場精彩的會議

剩下的時間真的都是在趕簡報
順便跟剛好遇到的 jserv 聊天
真的很佩服 jserv 的犧牲奉獻精神
在聊天的過程中也感受到自己的某些觀念還不夠成熟
跟資工相關的許多觀念也還唸的不夠透徹
意識到自己只是一味的喜歡 coding
卻忽略了 Algorithm, Data Structure, Operating System, Computer Organization, Assembly 等等
那些課本上的知識
或許是因為當時被迫考試的關係 才感到厭惡
現在回頭過來其實蠻後悔自己沒有認真把那些前人的智慧化為己用
是時候趁著這股動力和熱血 把那些遺忘的觀念複習一下了
偷偷附上一張與 jserv 的合照
with jserv
圖片原連結:https://www.flickr.com/photos/sitcon/16818827202/in/set-72157649003614643

雖然第一年因為幫忙 Open House 而沒參與到 SITCON (當時還在台科大舉辦)
但第二屆和第三屆都有幸成為講者
也許也是最後一次了吧
目前沒有繼續往研究所升學的打算
大概今年就要去從容就義 報效國家了XD
真的希望資訊教育能夠持續的推廣下去


關於本次的 Talk

Android Repackaged App Detection System

本次演講的投影片在此
https://speakerdeck.com/fkz/sitcon2015-android-repackaged-app-detection-system-by-shunyi

主要就是介紹在大學時做的專題
因為嘗試將許多現有的開放原始碼軟體整合起來
剛好跟今年的主題 The Ture Hacker 相呼應
投影片裡也有提到原因
主要就是 esr (Eric S. Raymond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在網路上的一篇知名文章 How To Become A Hacker
裡頭提到了

No problem should ever have to be solved twice.
Creative brains are a valuable, limited resource.
They shouldn't be wasted on re-inventing the wheel when there are so many fascinating new problems waiting out there.

這個專題真的結合了很多現有的 Open Source 專案去達到我們想做的事
最後一頁的投影片列出了所有用到的 Open Source 專案
過程中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Dalvik, smali, baksmali, Data Dependence, Flow Dependence, ...
嘗試了很多語言和相關的專案

  • Perl
  • Python
    • Scrapy
    • NetworkX
  • Java
    • Unofficial Google Play API
    • SAAF
  • JavaScript
    • Node.js
    • D3.js

其實中間也 survey 了很多不同的工具
雖然最後沒有採用
依稀記得的有
Wala, graph-tool 以及各種 Unofficial Android third party marketplace API
也很感謝陳仲寬學長在這過程之中給我們很大的幫忙
無論是在傳授給我們相關的知識亦或是給予我們相關論文來閱讀
還有國科會計劃申請書的參考範本也是來自學長當年的申請書

雖然這個專案離我們當初構想的最後完成體還差的有點多
原本預計還要加入 Machine Learning 讓判斷相似度的部分可以更自動及更有系統地分析
以及想要利用 Open Stack 亦或是 Docker 進行部署
採用雲端運算加快相似度比對的速度
這些都因為自身能力不足
而無法如期的完成到這個部分
老實說 就連相似度的 threshold 要訂在哪我們都還不是很有把握

話說國科會計劃的結報好像也快到了該交出的死線日期了
至少三月底前要交出吧?
希望可以利用這幾天的時間把結報寫一寫
然後把 Source Code 整理後釋出
因為要用到各種不同的 Open Source Project
所以開始學習怎麼用 git submodule
Python 純粹是因為個人喜好所以採用
而 JavaScript 則是當時想碰 所以就用了
也感謝我的好夥伴兼好室友江泓樂配合我採用各種程式語言的任性
感謝強者小樂常常在看論文方面給我蠻大的幫助
因為我不是那麼喜歡看論文XDrz
以及在我大三同時兼任
系計中助教、Open House 資訊組組長、網路福利社社長、汪汪社副社長
還修了一堆課 忙碌到擠不出什麼時間 導致有時無故缺席 meeting 的時候
還能包容我 告訴我預計的進度應該到哪

Trace 許多 Source Code 之後
仍然深深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
看 Code 及理解 Code 的速度不夠快
在自己撰寫程式碼的方面
也明顯感受到了開發經驗與速度的不足
各種方面都還有待加強

在農曆新年後 以這場 Talk 作為新年的開始
希望新的一年 自己也能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
把想唸的書唸完 繼續增強自己的開發能力
向那些 True Hackers 看齊 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資訊開發能力
努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寫到這邊突然好想再重看一次黑客列傳:電腦革命俠客誌(25週年紀念版)
讓自己回到半世紀前 感受當時那些時代先驅們的熱血精神


SITCON 2015 相簿連結


Share


Donation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除了留言讓我知道外, 或許也可以考慮請我喝杯咖啡, 不論金額多寡我都會非常感激且能鼓勵我繼續寫出對你有幫助的文章。

If this blog post happens to be helpful to you, besides of leaving a reply, you may consider buy me a cup of coffee to support me. It would help me write more articles helpful to you in the future and I would really appreciate it.


Related Posts